

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对自然有所向往,于是移山缩水,把诗情与画意融合在一方院落,小院无需太大,装得下朝暮即可。
我们对山水的亲切,大抵是从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开始。
那是五柳先生的悠然采菊,是六一居士的野芳幽香与佳木繁阴,也是朱子的半亩方塘,甚至是唐寅的花间饮酒……
我们喜爱自然,如今也能跨越坚固的建筑屋檐,将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延伸,创造一草一木与空间之间的灵动。

中式空间之美,不止于视觉,还在于底蕴。
近期的一个案例中,我们了解到户主的需求:将自然之美贯穿空间设计,让居室容纳更多的自然生机。
家的温度与归属感,在于我们情感的倾注。比如说家具。我们将古典的六合同春梳化融入空间中,让梳化不止是一个器物,而是空间的精神。

这套梳化古典大气,不吝于用料与工艺。其搭脑为一木连做,且运用到卷书造型,象征智慧与学识。
端庄的红木家具不是严肃与沉闷的,也可以做到精致,就如丝翎檀雕工艺那细腻的松鹤图案,不仅装饰家具且有长寿寓意。
空间是否灵动静雅,是否拥有出尘的气质,这与是否有好的搭配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设计师在触摸和寻找居室的气韵,如何赋予它空灵之感呢?

我们除了考虑到家具的选择以外,也分析到一只瓶、一枝花也能让空间具有诗意。
所谓的诗意不是自然元素的堆砌,也不是花团锦簇,而是用简约的手法让空间流落出清雅与不俗。

简练的背景线条之下,是摇曳生姿的玉兰花木质图案,它装饰了大量留白的墙面,在空间与中式家具有了更密切的衔接,让空间节奏、气韵都在同一个整体中。
极力延伸的花卉与家具呼应,不仅增添古意,也传达意犹未尽的情境。
在此之外,屋主依然可以透过屏风在用餐之时感受到花卉的美好,屏风没有阻隔玉兰的香气,而是让空间浸润在诗情画意中。

中式空间设计,是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。
如果对生活是真切的热爱,那么定会留下一间闲情逸致的茶室,一间静雅的书房。每逢周末,便静候亲友,感受生活的风雅与闲适。
茶室重要的是身心舒畅,让人完全卸下疲惫。设计师对此有了恬淡安静的感受,运用明式风格家具表现线韵的灵气。
独板光身茶台与花鸟南官帽椅组合,加上檀韵书柜便有了简单的茶室。周边配上案台与博古柜,凝聚空间的古韵。



书房必是远离喧嚣与争吵的静空间,是内观的清雅所在,我们更注重其配饰与整体的协调性,让具有书香气息之地,便于阅读。
当墙面设计、吊灯、挂画、绿植、文玩等逐步与空间契合,他们便成了空间中的景致,才是一间惬意、精心的书房。

卧房可谓是一大重点,我们用传统的元素雕琢背景墙,用素雅的挂画进行点缀,试着将檀韵系列放入卧房空间。
檀韵系列套房床及衣柜有不容忽视的丝翎檀雕图案,源于国人对自然的情感,我们可以在一方卧房中感受到山水的旖旎。赏花,成眠,那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欢喜。

特别讲究的空间不在于物件的大量摆放,而是用家具突出生活的品质感,告诉大家简简单单也好。
居住的人,如果能获得一份静谧,感受移步换景就好。
对于空间的设计,实则是重塑物与物之间的关系。
漫长的历史岁月流逝,当初的居室形态已逐步退出主流舞台,我们如今依然可寻其美妙,传承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