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动态
NEWS
中国风|享受不同视角下,被延续的东方美学。
信息来源:戴为红木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:2023-10-13 收藏此页

中国国风文化底蕴身后,源自东方,也在世界潮流舞台闪耀独特的光芒,它被认同追捧的前提是很好地提炼了文化和时尚的重合点。在人们对国风的热衷下与不断深入研读下,也浮现了更多令人惊艳的不同形式表现下的东方中国风。

过去,红墙绿瓦是中国风;水墨深深浅浅的晕染也是中国风;颇具风情的旗袍也是中国风。中国结、京剧装扮、龙纹、大红大绿具有冲击感的配色...

现在,中国风有了更多含义和思考。



为了表达中国风,将中国元素堆砌,表现过于直白也是刚接触中国风时可能会走入的误区。浮于表面上的中国风反而可能会使人嘀笑皆非,失去了灵魂。

而在现代生活中,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:中国风的美,在于那一缕含山隐水的意与含蓄。

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。


它是艺术作品中的留白,留给他人无限遐想空间;它是屏风后隐隐约约的倩影,犹抱琵琶半遮面;它也是落笔时的静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
澹澹轻烟,溶溶院落,月在梨花。

中国风的美,是含蓄的。



当说到中国风,你能想到什么?如江南烟雨般的青花瓷;精密绝伦的刺绣,又或者是....

中国风是多样性的,就像中国不仅有陶瓷的温婉,也有大漠的豪放。更深入的去了解中国背后的历史与文化,你便会发现中国风下蕴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

当中国风在现代生活中再次演绎,它给人们展现了不同的惊艳与美感。


国色

中国的色彩不止是故宫的红墙绿瓦,还有青黛色、远山紫、靛青、云水蓝....这是属于中国的传统颜色。

青黛:“山名天竺堆青黛,湖号钱唐泻绿油。”

远山紫:“远山含紫氛,春野霭云暮。”

东方既白:“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” 。


中国色,是色彩,也是诗。它的美,美在世间万物、花鸟山水;也美在日常生活、一房片瓦。

当中国色进入生活,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。如这几年大火的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、《延禧攻略》、《天盛长歌》,这几部剧的色调便应用了传统的中国色,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而生活中更明显的便是家居色彩、以及对中式风格的推崇。


又比如唐三彩、唐妆,中国风的色彩不仅更符合国人的审美,而且有着相同的文化理念和同出一脉的东方美学。中国色,也是中国风的另外一种诠释。

用舞蹈艺术去诠释中国风,又会是什么样的?当舞蹈遇见中华传统文化,河南卫视的《唐宫夜宴》和水下飞天舞《祈》、《龙门金刚》给了我们答案。

《唐宫夜宴》中,利用5G+AR技术将博物馆搬上了舞台。一个个唐代仕女陶俑从博物馆中“活”了过来。展现了仕女从准备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。从妆容到服饰,就连盛唐以丰满为美的细节都处理的很出色,生动给人们展示了盛唐的另一面。

而水下飞天舞《祈》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盛宴。当体态俏丽、持乐歌舞的敦煌飞天舞于水下,每一个姿态都带着力与柔的美,将一幅绚烂壁画缓缓展开于人前。


随着一支支带着中国传统之美的舞进入大众的视野,当古老的东方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。人们也似乎发现了,沉睡的东方之美。

古典舞不仅舞出了中国风的韵与型,也让人感叹中国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,并非只是老旧与繁复。又如谭维维在《墨梅》中将诗词唱成歌,让人感叹中国风还可以如此演绎。

中国风,有着更多可能。


《唐宫夜宴》入选河南春晚时,总导演陈雷便表示,“年轻人未必不喜欢传统文化,只是看用何种方式去呈现。”


中国风不全是成熟、老成的一面,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绵延千年,少不了蓬勃的活力和一直涌入的“新鲜血液”。

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少年气,中国风也是如此。

现代人愈发向往田园生活,回归田园,红衣策马快意人生;又如故宫文创创新,旧时严肃的康熙雍正现在变成了表情包般可爱的文创品;又如古典家具在现代空间中的组合应用,一切皆有可能。


中国风有着与少年一致的不可预期、不可被规定的意气与无限可能。正因为如此,也与浮现的“国风少年”一词恰到好处。

在此处,对“国风少年”的理解,应是:以青春继传承,以年华颂国风。

挑战

当#濒危花纹#出现在热搜,给人们以预警传统纹样的逐渐消失,也说明了当代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以及刻不容缓。

不幸的是,传统纹样因为工艺的限制、传统物件留存困难等问题逐渐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中。幸运的是,我们还来得及为传统文化做出一些努力。


根植于传统,推陈出新,是中国风的期望,也是我们的。将传统重新演绎,为人们展现不一样的中国风。是机会,也是挑战。


从文创到空间,无论是手执金如意等文创品,还是戴为尤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传统中式文化的再次演绎和塑造,再或者是在现代空间中对中式风格的打造...

每一样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,不断加深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,打造当代中国风的创新之美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Copyright@2017-2021 深圳友联工艺家私有限公司(戴为集团) 技术支持:品牌红木粤ICP备13028073号

在线咨询
2867432879

联系电话:

400-819-9660

400-889-3886

戴为微信二维码